


孩童獨自待在家裡,會發生什麼危險?
近來孩童墜樓意外頻傳。您認為:家是溫暖的避風港?還是危機陷阱的所在?根據調查,孩子的意外有64%都是發生在家中!其中跌倒、墜落為主要的事故型態、而墜樓案例的發生,更常常導致小生命的消逝!在政府拼命呼籲拚生育率的當下,我們更應該檢視居家環境,讓每個孩子,都擁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平安長大的環境,因為居家安全的危機,不僅是孩子照顧者的責任,政府更責無旁貸,需要加強相關的法令及規範,才能讓家長憂心的危機解除。
為什麼要關心「孩童墜樓意外」?
『家』對我們來說,是孕育生命、提供成長的搖籃,也是最溫暖又安全的避風港;對幼兒來說,家是最熟悉的環境,於是盡情放鬆地在此玩耍,似乎也是天經地義的事。但是如果一個『不小心』,家就可能變成一個潛藏著各種危機的地方,甚至成了終生遺憾。
關心「孩童墜樓意外」幫助了誰?
根據靖娟統計近年新聞發現,自95至100上半年間在居家環境中共發生41起墜樓事故,造成25名幼童重傷與16名幼童死亡!
每每提出這個數據,總是引起家長們的關切與注意,而靖娟基金會為了要讓更多爸媽們認識居家防墜的議題,曾發起「親愛的,請別當蜘蛛人」的網路活動,藉由網路的無遠弗屆倡導這個議題,也獲得許多爸媽的迴響,同時也突顯了法令上的缺失。
改善「孩童墜樓意外」需要什麼資源?
由於目前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」第八條明訂,社區管委會可決議限制公寓大廈周圍上下、外牆面、樓頂平臺等規範,使家長即使想要藉由裝設防墜措施守護家中寶貝的安全時,卻遭社區管理委員會的大力阻撓,即使請求主管機關提供建議,也無法獲悉具體的回覆,但試問:當防墜與逃生的需求須兼顧時,社區管理委員會是否有充分的專業可評估?評斷的標準又是什麼呢?
另外在政府的法令中,內政部營建署的建築設計規則條文在95年後才有將扶手欄杆等高度作更改以保障安全,雖此條文的規範不溯及既往,但已覺察過往的設計仍有危險之虞,針對建築法令不足保護孩子的部分,靖娟也希望政府能夠提出政策,而非消極等待,改善仍存在風險的建築。
如何參與改善「孩童墜樓意外」?
靖娟基金會曾推動「你家安全嗎?」網路活動,除了邀請家長檢核自家環境,另外針對法令不足的部分,靖娟邀請家長們在網站中一起參與連署,要求政府相關單位應積極檢討現行法規,促使建築管理單位提出積極作為!
在政府拼命呼籲拚生育率的當下,我們是不是該檢視一下環境,讓每個生出來的孩子,都擁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平安長大的環境呢?居家危機不僅是孩子照顧者的責任,政府更責無旁貸,需要加強相關的法令及規範,才能讓家長憂心的危機解除。
國內還有誰在重視居家安全?
靖娟是第一個倡議兒童安全的公益團體,因為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因為事前的預防,而免於一個家庭事後的遺憾,我們除了關注「居家安全預防」外、其他還有創傷療癒預防等服務,希望能藉由靖娟基金會的大力倡導,讓更多人可以知道「居家安全」這項重要的議題。
(這是Yahoo!公益頻道的「做什麼公益?!」系列文章,本次「重視孩童墜樓意外」議題由靖娟基金會提供;若你的親朋好友有這方面的問題,歡迎社會大眾一同上官網瞭解更多詳盡資訊。)
如果你曾經參與過居家安全相關公益服務或活動,抑或是你有什麼樣的心得,或是你家就有孩童,現階段遇到什麼樣的問題,需要什麼樣的幫助,都歡迎你在該網站留言、分享~也可在此按下「推」的按鈕,或是分享至「Facebook」或「噗浪」等群族,讓更多人了解孩童墜樓意外相關議題,順手做公益!
防墜樓~大樓可安裝隱形鐵窗
近年來幼童墜樓意外頻傳~~居家守護神==佳美隱形鐵窗~關心您
聯合報╱記者張祐齊/新北市報導】2012.05.29 02:40 am
兒童墜樓意外層出不窮,新北市家庭扶助中心主任周大堯說,家中父母應注意不要在窗戶邊裝設可供幼童攀爬設施,如沙發、矮櫃,或和室裝潢,才能避免小孩調皮開窗釀成意外。 周大堯表示,要防止墜樓,家長還是得在窗戶上加裝安全鎖,或裝設無法完全開啟的氣密窗,也就是僅能打開小縫的窗戶,避免意外發生。 內政部去年已修正「公寓大廈規約範本」,增訂家有十二歲以下的住戶,可在窗戶或陽台設防墜設施的規定。周大堯建議父母,可依公寓大廈規約範本裝設「防墜設施」,外牆開口部或陽台可裝設以細鐵絲構成、一般泛稱「防護網」的「隱形鐵窗」,有助防範。
【2012/05/29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全文網址: 防墜樓 可裝安全窗鎖、隱形鐵窗 | 意外現場 | 社會新聞 | 聯合新聞網
全省服務~~佳美店~~高雄台南0925-268523